柬埔寨不動產曾寶儀主持《公視藝文大道》入圍教育文化主持人,她希望能二度敲鐘。(盧禕祺攝)曾寶儀主持《公視藝文大道》入圍教育文化主持人,她希望能二度敲鐘。(盧禕祺攝)中國時報【李嘉紘、林俐瑄╱台北報導】

曾寶儀主持公視《公視藝文大道》4年,前年抱走綜合節目主持人獎,今年則入圍教育文化主持人,她認為主持藝術節目不是短跑,卻像馬拉松,「把自己當觀眾,從觀眾的角度來問藝術的專業,才不會讓觀眾感覺距離很遙遠。」

她說自己是門外漢,主持這節目不容易,每次拿回一疊資料,都會怒吼:「媽呀!我可以看得完嗎!」儘管過程煎熬,但結果美好,結束訪問後又認識一個不錯的人,感覺真好。

「以前我用頭腦訪問,現在是用���訪問。」《藝文大道》最能表現她主持的成長紀錄,「因為能確切跟受訪者同步,懂得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,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感動。」節目雖定調藝文主題,但重點放在「進入一個人的故事」,她也常因受訪者的故事而落淚,如訪問孫越,或是風潮音樂總監的吳金黛。

她希望觀眾看完節目不是更了解音樂或現代舞、京劇,「而是覺得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,積極面對人生,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輕易放棄。」

她認為節目存在的另一個意義,就是建資料庫,很多藝術工作者聞名國際,在國內卻少被關注,「如果想寫論文做研究,節目就有第一手的訪談,4年來我們做了非常大的資料庫,從現代舞、攝影師、指揮家、畫家、建築師等等,涵蓋範圍非常廣。」

她嘆這類型節目在商業電視台播出,可能3個月就撐不下去了,「因為短期看不到投報率,但是長期來講絕對是公視送給台灣的禮物,也是這些藝術家送給台灣的禮物。」她認為錢不是做節目唯一的問題,重點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也不懷念過去的綜藝榮景,「過去的黃金歲月不會再回來,時間要花在仰望未來上。」

 

 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